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品牌活动 > 坚朗五金002791:成长面临压力测试依旧看好长期发展

坚朗五金002791:成长面临压力测试依旧看好长期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2-04-28 13:46:04   阅读量:9584   
   增速大幅下滑,业绩阶段性承压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1亿元,...
 

增速大幅下滑,业绩阶段性承压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30.7%,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8.8%,略低于上次业绩报告扣非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9.9%,was 2.77元/股,拟10派3.5元2022Q1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309.6%,未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338.1%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下游项目滞后,物流中断等原材料涨价+产品结构影响毛利率,现金流支付好于预期根据测算,2021年销售人员人均收入为135.1万元,去年同期为125.6万元,同比+7.5%,延续增长趋势产品方面,2021年各品类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门窗五金/点支/门控/不锈钢护栏/家居品类/其他建筑五金同比分别+12.3%/+29.0%/+22.1%/+14.1%/+53.5%/+86.9%毛利率分别为40.6%/32.6%/40.4%/28.3%/36.0%/23.1%,主要期间费用率为20.4%,同比—1.98pp得益于费用率的持续摊薄,净利润率为10.9%,同比—1.97pp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5亿元,同比增长+9.1%在产业链整体资金紧张的背景下,整体回款好于预期成本的双重压力叠加,进一步拖累了Q1的利润2022Q1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28.8%/—6.9%,同比—7.4pp/—11.0pp,环比—3.3pp/—15.0pp,期间费用率为34.4%,同比+5.3pp,环比+14.1pp,其中销售/管理/财务/R&D费用率分别为同比销售费用率明显上升主要是销售人员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增加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6,518名销售人员,同比增长+21.6%风险:原材料涨价超预期,新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不及预期,重复投资建议:建筑配件集成供应龙头,看好长期发展潜力,维持买入公司为国内建筑配件集成供应龙头,渠道和产品整合优势明显短期多压力集中考验下,地级市县销售渠道将继续下沉,布局新品类,不断夯实未来增长基础,看好长期发展潜力考虑到短期因素的压制,下调盈利预期预计22—24年EPS为3.39/4.68/6.27元/股,对应PE为23.4/17.0/12.7x,综合考虑公司长期增长潜力,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坚朗五金002791:成长面临压力测试依旧看好长期发展

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氢能被确定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改善行业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行业量化发展目标稳健,制度,标准也有望渐趋完善,产业“游戏规则”和激励机制更加明确。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各子产业链具备先发优势及技术优势的公司。规划亮点之一:氢能产业地位提升,定位更为明确。国家发改委3月23日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行业定位而言,规划提出将氢能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以及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优势,促进形成多元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同时,规划提出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些提法中,相对于之前将“氢气”作为工业危化品进行管理,氢能地位有了明显提升,有助于强化投资者对氢能产业发展信心,提振产业长期预期。规划亮点之二:量化目标稳健,可再生能源制氢目标超预期。规划对产业链部分环节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至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CO2减排100~200万吨/年。我们认为,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的目标较为稳健,对“绿氢”的规划略超预期,因为之前市场普遍认为绿氢成本实现平价是在2030年,之后“绿氢”才会大规模上量。在产业中长期规划及“双碳”目标的激励下,我们预计地方政府和国企也会加快推进氢能车量的采购和“减碳”应用的落地,预计燃料电池车2022年新增量有望达到8000~10000辆的水平,乐观预期2025年保有量可达到9~10万辆的规模。2025年绿氢产量目标对应的电解槽需求大约5GW,相关产值有望接近百亿元。规划亮点之三:应用场景丰富多元。规划中提出四大应用方向,1)氢能车领域“有序推进”,主要以推广氢能商用车型为主,在车辆领域,氢能将是锂电的补充。2)储能领域“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的优势”,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探索氢能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潜力”,未来氢能更多扮演的是能源灵活转换载体的角色。3)推广氢能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基地,探索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的发电调峰技术研发与示范。4)“探索氢能在工业生产中作为高品质热源的应用,扩大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应用规模”,未来氢能将在工业减碳中发挥关键作用,是“碳中和”不可缺少的一环。风险因素:关键技术进展缓慢;产业支持政策落地低于预期。投资策略。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振市场对行业长期发展的信心;也勾勒出了未来产业发展图景,汽车领域锂电与氢电有望实现互补;储能,分布式能源以及工业减碳领域,氢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双碳”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源。我们建议关注符合产业规划预期,在相关环节积极布局,有先发优势的公司: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相关的亿华通,雄韬股份,全产业链布局的美锦能源,东方电气,氢能重卡领域的潍柴动力,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领域相关的东岳集团,泛亚微透,在储运设备环节相关的京城股份,雪人股份,冰轮环境,富瑞特装,绿氢生产和应用相关的宝丰能源。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图文推荐

写真推荐

网站地图 | 公司简介 | 业务介绍 | 新闻中心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zhyssc.com All rights reserved